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建议提案>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60-20240912-523620 所属主题: 建议提案
公开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4-09-12

常德市供销合作总社对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5号建议的回复

发布时间:2024-06-03 信息来源: 【字体:


覃小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践行“三茶统筹”理念促进常德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三茶统筹”涵盖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指导体系,“三茶统筹”理念的提出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阶段全市茶叶产业将锚定方向,以“三茶统筹”为指引按照“创新突破产业突围”的战略部署,通过在打造标杆龙头、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拓宽营销渠道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发展全市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一、在打造标杆龙头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龙头培育,形成梯队体系。以“创新突破产业突围”农产品精深加工联络企业为重心,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联合其他相关茶企,共同通过新型产品闯市场,发展壮大。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合作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立足产业优势,凝聚发展合力,积极探索茶叶产业联盟机制,以大联盟助推大产业。同时支持市级龙头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二是扩大精深加工多层次转化。目前全市茶企都停留在常规产品的生产加工阶段,产值和市场影响力受到制约,下阶段将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加大茶叶功能成分提取研发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茶食品和非食用茶产品,提升精深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创造高附加值的茶叶衍生品。三是引导标杆龙头企业优化核心基地建设,提高原料和产品质量。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攻关,深入挖掘本地茶叶的独特品质特征,生产特色明显、地域辨识度高的产品。

二、在强化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打好“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组合拳。一是科学整合公共品牌,根据当下的产业形势,调整品牌发展思路,突破制约瓶颈。二是扶持优质企业品牌。支持一批优秀茶企在公共品牌的引领下,继承传统、挖掘潜力、不断创新,通过优化品种特色、提升品质特色、发展品牌特色,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户外广告、互联网和各类节展会等途经,多形式、多角度、多主题的宣传常德茶业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

三、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功夫

推进品种改良,提高茶园质量,优化加工水平,打好品质提升持久战。一是巩固提升 “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红茶重点产区”的影响力。开展茶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二是提高茶园标准化建设水平。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合理规划、规模发展”的原则,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茶园生产条件,全面开创标准茶园创建,继续加大规模化标准茶园创建力度,大力示范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摘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三是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开展茶叶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生产示范车间。推广清洁节能高效制茶设备,普及“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智能化”生产,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四是关注包装整治。鼓励企业设计符合市场准入、品牌形象清晰、个性化明显、环保实用的产品包装。

四、在拓宽营销渠道上下功夫

抓牢海外市场,深耕国内市场,搞活本地市场,打好营销攻坚战。一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茶旅文协同、购物体验结合、各类节展会等方式扩大营销渠道。二是引导茶叶出口企业及时掌握市场资讯,有效规避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对标国际认证。通过对接目标国茶叶行业组织,委托代理等途径,扩大自有品牌出口体量。三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通过常德商会或常德籍商铺,以各种合作形式,将产品从渗透过渡到扎根。深度开发西北市场,将红茯砖推广到新疆和内蒙古。四是利用重要交通枢纽、人员集散地布局品牌店铺或货柜。开发和丰富茶叶采购平台,与各类农产品共享渠道。举办或参与各类促销活动,推动常德茶进常德宾馆饭店酒店。五是建立专业营销团队,鼓励茶企将营销作为董事长工程,加大营销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营销队伍,增强分析市场渗透市场的能力。

感谢您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谨此回复。

 

 

20245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