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建议提案>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60-20170804-187427 所属主题: 建议提案
公开责任部门: 市供销社 发文日期: 2017-08-04

常德市供销社对省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7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2016-04-15 信息来源:市供销社 【字体:

市政府:

喻自文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石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茶叶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市茶叶办统筹协调,推进全市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做强、做优、做特”茶叶产业的要求,市茶叶办先后出台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常政办发〔2015〕17号)、《常德市茶叶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和《关于全市茶叶产业“五个一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将石门县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全市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从发展定位、种植加工、品牌建设、产品营销各环节入手,着力突破茶园标准不高、龙头企业不强、品牌带动力弱、营销力度不大、行政推动力不强等茶叶产业发展瓶颈。

1.明确发展思路。通过调查分析全国六大茶类的生产消费结构,绿茶仍占重头,黑茶攀升较快,红茶正在兴起,乌龙茶、白茶和黄茶基本稳定。因此,市政府结合常德实际,确定了“突破红茶、提升绿茶、稳定黑茶、茶产品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石门县市全国茶叶生产百强县,要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既要发展好传统的绿茶生产,也要根据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大石门红茶的发展力度。

2.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石门县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要走龙头企业带动之路。目前,石门县仅有湖南壶瓶山茶业公司1家省级龙头企业,企业带动力较弱,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支持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按照规划要求,到2017年,壶瓶山茶业公司的茶叶生产线发展到12条,其中粗制茶生产线4条,精制茶生产线8条,年加工销售量发展到1.22万吨,年销售额发展到2.4亿元。二是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以经济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企业产业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按照规划要求,到2017年,壶瓶山茶业公司带动茶叶合作社13家,带动茶农1万户,辐射周边茶园2.2万亩。三是加大对石门县茶叶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石门县茶叶企业以“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支持石门县茶叶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

3.加强名优品牌建设。石门县有“石门银峰”、“东山秀峰”、“白云银毫”、“牛抵茶”等众多茶叶名优品牌,但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不足。一是支持石门县打造县域名优品牌。按照“一县一品”的思路,打造“石门银峰”县域公共品牌,加快完成品牌整合,争取将县域内各茶类、各品种、各层次茶叶产品整合到一个品牌名下。支持石门县加大“禅茶”、“石门红”等名优茶叶品牌建设力度,提高石门县名优茶叶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二是鼓励石门县配合打造市级公共品牌。全市将以发展红茶为突破口,重点打造“武陵红茶”市域公共品牌,石门县应根据即将出台的公共品牌系列产品标准进行种植加工,积极参与市域公共品牌建设,增强茶叶品牌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大对石门县茶叶的宣传力度。今年5月,市级将举办首届常德茶文化节,将以“高山有机”为主题,宣传推介石门茶叶的独特品质。

4.建设标准化茶园。一是扩建标准茶园。到2017年,巩固和发展壶瓶山镇、罗坪乡、东山峰管理区核心示范区,以20个标准化茶叶专业村建设为重点,建设好16.6万亩生态茶园,打造发展海拔600米-900米高山有机茶园,将现有优质茶园逐步转化为有机茶园,建设“全省有机茶生产中心”,“国家级农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二是改造老茶园。采取改种换植、低产改造等改良措施,逐年完成全市低效老茶园改造。全市每年完成老茶园改造2万亩以上。2015年至2017年,石门县分年安排1.51万亩、 1.36万亩、1.42万亩。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茶园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重点配套建设茶园蓄水池、沤肥池。运用绿色防控病虫、机械化采摘等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提高茶园综合效益。

5.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为推进全市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市政府以拓展一批营销平台、打造一批公共品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一批加工中心、建设一批生态有机标准茶园为主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并将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补助。对茶叶加工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50万元奖励,进一个档次奖励一次,退档再进不予奖励;对新获得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5万元奖励;按每个基地30万元标准,对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茶叶示范基地进行奖励,示范基地建设必须由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自办或协议合办,基地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对参加国际、国内展示展销会并获得金奖、银奖企业和省内展示展销会获得金奖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对电商平台建设取得实效,新开设直营店、加盟店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补助、对成功举办市级以上茶文化节或开展品牌推介活动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补助;对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省内重大茶叶展示展销会给予一定补助、对按照“四化”要求,改造加工中心和新建加工中心的企业给予补助、对新认证生态有机茶园300亩以上的企业给予补助。以上奖励政策将对石门县予以倾斜。

6.强化茶馆茶企对接。常德茶叶在常德市场占有率低是当前全市茶叶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石门县茶叶企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发挥茶馆在销售本地茶叶的主渠道作用、传播本地茶文化的平台作用,市茶叶办以茶馆为切入点,推动茶叶走进茶馆、走进宾馆、走进家庭、走出常德。近年来,茶叶办先后举办了多次茶馆茶企对接活动,希望通过对接加强沟通、增进交流,不断提升常德茶叶的本地消费能力,第一届茶馆茶企对接活动在石门县举行,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后,市茶叶办还将在石门县举办更多的茶事活动,进一步提高石门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6年4月1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