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供销社积极谋划“十四五”
12月14日,津市供销社召开工作例会暨贯彻落实湖南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进程,积极运筹帷幄,努力开拓创新,做好“十四五规划”。
1.组织体系架构建设方面。在2025年完成县、镇、村基层社的改造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牌标识,建立由市供销社实际参股或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体系。①建设县级为农服务综合大楼,主要用于开展为农服务培训、电子商务活动,同时,建立配套配送中心。②全市四个乡镇服务中心全部都实际投入占股,落实社有属性。③加大开放办社指导力度,动员支持乡镇供销社和经济带头人、专业合作社、村居委会联合建立村级供销社,争取到2025年新建70多个村级供销社,打造一批示范村级社。
2.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依托金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股35%,投资450万建设粮食收储加工中心、飞防植保无人机服务中心,增加土地托管面积1万亩。依托新洲锦绣千村拓展服务范围,参股35%投资300万新建农机服务中心,增加土地托管面积1万亩。在白衣镇、毛里湖镇重新物色对象,新建为农服务中心,拓宽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助推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
3.电商孵化基地建设方面。依托津市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津市商务局、人社局合作开展创客空间,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推进贫困户自种自养的产品和津市名优产品在网上销售,努力把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农民增收。积极与津市市农产品销售单位加强合作,促进更多的合作企业以及社有企业在“供销e家”、湖南新供销等平台注册成功并发布产品,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逐步达到年均农副产品销售额2亿元的销售收入。
4.特色产业服务方面。重点扶持和平生物、仕林生物两家食用菌龙头企业,打造庹家峪沿线1000亩“食用菌走廊”,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种植鸡枞菌、芦苇菇等高附加值菌类和香菇、木耳等低风险菌类相结合的产品组合。力争五年内,新培育食用菌产业省级龙头企业1家,引进食用菌深加工企业3家,全市鸡枞菌种植规模达到2000万棒,芦苇菇种植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杏鲍菇、秀珍菇日产达到50吨,年产值达到10亿元。计划将田家山村打造为全市最大的柑橘种植基地,以种植脐橙及“红美人”为主,年底将种植面积扩建到1500亩,年产值1600万元,到2021年柑橘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左右,产生经济收益6000万元,带动全村及周边村贫困人口就业1500人。(津市市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