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扶持产业发展 促进增收脱贫——安乡县供销社等后盾单位帮助麻田岗村产业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9-07-01 信息来源:市供销社 【字体:

陈家嘴镇麻田岗村人多地少、交通闭塞,且地势低洼、是典型的“水窝子”,又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原属省级贫困村。在供销社等后盾单位的大力扶持和倾情支持下,于2018年成功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9.4%下降到0.4%。为巩固脱贫成果,一个脱贫户都不掉队,促进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稳收增收,县供销社等后盾单位和支村两委继续抓好贫困户产业发展不松手,持续增添扶贫致富动力,取得很好效果。

一、发展稻田养虾,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近些年我国小龙虾消费方兴未艾,小龙虾产业迅猛发展,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几年,在供销社等后盾单位的支持下,麻田岗村贫困户开始尝试稻田养虾这种绿色种养方式,在稻田里开挖小水沟养虾,利用龙虾消灭稻田里的有害生物、排泄物肥田,形成生态立体种养,既提高稻谷品质,又增加龙虾收入,一举两得。村里成立了国平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19户贫困户参加,聘请湖北潜江小龙虾养殖协会会长先后3次来村里授课,向村民讲授稻田养虾技术、稻田种植技术,还选派合作社骨干参加镇里和县里的龙虾养殖培训班,培养培训了一批骨干稻田养虾队伍,使村里的龙虾养殖很快步入正轨, 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2018年国平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近2000亩稻田养虾面积创产值6000元/亩,纯收入2400元-2700元/亩,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养虾的,除每亩支付600元租金外,每亩分红200元。贫困户黄长武在国平稻虾养殖合作社的带养下,稻田养虾15亩,有合作社做后盾,养殖技术由合作社帮带,种养效益好,2018年获纯收入3.75万元,一举摆脱贫困。今年行情差些,四五月份共获卖虾收入2500元/亩,预计全年龙虾收入在4000元/亩以上,加上稻谷收入,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目前,全村稻田养虾面积达到近3000亩。

二、栽种晚秋黄梨,促进果农脱贫

2012年,家境贫寒的村民陈建国在网上看到栽种晚秋黄梨收益大好的信息后,在支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到河南平顶山考察并联系技术员,2013年购买苗子栽种了1亩晚秋黄梨。2016年开始挂果产生效益,当年卖果获收入2200元,2017年收入5000元,2018年收入6500元,盛产期10年以上,每年每亩产值5000-8000元,每年投入人工、肥料1500元/亩左右,每年纯收入3500元-6500元/亩。15年以后嫁接新的时令优良品种继续受益,树龄长达40年。看到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效产业,供销社等后盾单位与支村两委以典型引路,发展和吸纳61户贫困户成立了香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后盾单位帮扶资金、联系省农科院进苗子,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共种植晚秋黄梨280亩,目前果树长势喜人,今年开始挂果上市,预计今明两年可收回成本,往后30多年的高收益将成为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绚丽亮点。

三、建立光伏电站,扶持困难群众

为了强力扶持疾病重度贫困户、低保贫困户、残疾贫困户,供销社等后盾单位和支村两委主动联系湖南红太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筹集60万元开办资金引进光伏发电项目。成立了安乡县麻田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开辟1.2亩专用土地建立了60kv光伏发电站。2017年3月29日并网发电,每年发电5.8-6.5万度,创收6万元左右。目前这笔收入10%用于电站日常维护和土地租金;50%用作村集体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岗位开支;40%用于重度贫困户补贴和应急,发电期为25年。2018年电站共为10户重度贫困户解决资金困难2.4万元,有效化解了扶持重度贫困户中遇到的一些突出矛盾。(安乡县供销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