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茶业发展之路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汉寿县茶产业翻开前进新篇章
万物复苏、春茶飘香,又到了茶农、茶厂最繁忙的时节。随着近年来汉寿县茶产业恢复,茶园面积发展为1.65万亩,茶叶加工从无到有,茶农荷包一点点越积越鼓,全县茶产业翻开新的篇章。
从无到有,建立汉寿茶产业发展道路
汉寿,曾经是常德的产茶大县。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茶园面积达10万亩,年产干茶近0.5万吨。随着农业产业调整和益阳黑茶崛起,汉寿茶产业一度萎缩。2016年,汉寿县成立特色产业办公室,决定以红茶、黑茶为重点,恢复发展茶叶产业。通过招商将湖南植歌茶业有限公司转入汉寿县太子庙工业园区,注册资金2000万,占地面积20余亩,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2018年引进国际先进的茶叶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2800吨,完成销售总额5600多万元,成为汉寿茶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为汉寿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目前全县年产干茶3300余吨,标准化生产线9条,年综合产值9000万元。
从有到优,打造茶产业品牌成为共识
近年来,汉寿县茶产业发展紧跟市委、市政府茶产业发展步伐,致力于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域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品牌发展机制,依靠科技力量实施产品质量提升。以红茶为主体,以黑茶为辅助,切实推进“常德红茶”品牌战略,将龙阳仙毫、裕龍香打造成为常德知名茶叶品牌,实现产品多元化经营,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从优到特,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汉寿县开发的茶叶品种多样,涵盖红茶、黑茶、绿茶等在内的十多种类型。主要以月明潭、蒋家嘴毛家坝为基地,整合石门、贵州等地茶叶资源,通过组建茶叶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广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从茶叶的良种选育、有机化栽培到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等各个环节突出产业升级,茶产业特色日益显现。
为扩大市场营销,汉寿县特产办除了重视占据湖南本土市场份额外,还积极拓展广东、山东、内蒙和新疆等地的消费市场。将市场分为传统批发市场和商务零售市场,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在产品的价格、包装、销售渠道上进行了区分,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茶叶品牌形象。
作为汉寿县唯一一家特色产业龙头茶企的湖南植歌茶业有限公司,肩负着带动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使命。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怀:“我们计划在今年新建绿色生态有机茶园800亩,新增红茶加工生产线,增添热风杀青机、动态烘干机、冷藏冰柜等全套先进生产设备,力争全年实现总产量3000吨、年产值8000万元,明年实现总产值过亿元。”
新时代新气象新茶运,汉寿茶叶产业继往开来,正翻开前进的新篇章。(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