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抓好改革示范创建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18-08-30 信息来源:市供销社 【字体:

2016年以来,常德市供销社系统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在重构基层组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示范引导、强化责任等方式,打造出一批“可信过得硬、可学能推广、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基层组织创建典型,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为达到供销社综合改革整体目标,全市系统按照“示范带动、整体提升”的要求,以示范创建“两可一突出”为标准,通过调查研究、精心遴选,三年来共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3个,县级惠农综合服务示范平台4个,乡镇基层社标杆社46个,村级综合服务星级社50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5个,土地托管服务中心11个,示范创建点涵盖全市11个区、县(市),初步达到整体联动、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的创建目标。

在示范创建基础上,狠抓全市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在明确县级社职能定位,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任务落实上,全市11个区、县(市)均已成立县级供销社组织机构,建立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平台9个,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任务已有8个区、县(市)得到落实。乡镇基层社的建设,按照“5+X”模式建设的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的新型乡镇基层社已有97家,覆盖了全市85%的乡镇。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组建,按“党建引领、社村共建、三务合一”模式建设的具备党建服务、电商服务、便民服务、信息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已建成490多个,占据了全市1/3的行政村。系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行业协会也得到了规范和提升,领办或创办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16家(其中联合社13家),约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10%,农民社员在100户以上的达到65%;市、县两级供销社主办的行业协会已达27个,覆盖了供销社工作的传统业务和全市几大重点特色产业。市、县、乡三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也正积极着手组建中。

二、工作重点。

近三年来,按照全市供销社改革工作总体部署,市社制定了《全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按照改革总体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布置了不同内容的改革示范创建,对各项示范创建内容、目标任务、创建项目承担区县都做了具体要求,突出了创建工作重点。

各区县市按照“凸显特色、亮点纷呈”的思路,分类开展了重点领域示范创建。一是整县推进示范,按照抓全示范的原则,突出县、乡、村一体化惠农综合服务网络创建。二是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示范,重点在信息中心的建立、县级惠农综合服务公司的组建方面。三是“三位一体”综合服务示范,重点在探索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创建。四是乡镇基层社标杆社建设示范,重点在打造机构独立完整、制度健全、带动能力强、服务功能丰富、群众性特征明显、股权结构多元、标识使用规范的基层社标杆。五是村级综合服务社示范,重点推进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六是农产品电商示范,重点对接总社“供销e家”电商平台,建设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土地托管服务示范,重点通过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手段,加快土地集约经营,建立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全程或订单选择式的土地托管服务创建。所有创建内容突出不同领域、分层次推进,以确保示范创建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创建过程中,市级坚持落实工作责任,整体提升推进,实行包县制度,针对每个区县都安排一名市社党组成员及其所分管科室包县联系,从所承担示范创建任务的方案、具体建设、提升和台账规范建立等方面,指导推进。区县市供销社主任及分管主任深入创建点,亲自指导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创建过程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示范创建点创出特色、取得成效,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整体开展,确保创建活动出成效。

二是加强资金扶持。配套建立了资金整合制度,优先把涉农项目资金聚集到改革示范创建工作上。市级连续三年300万综合改革专项资金都用于扶持改革示范创建上,各区县(市)也相应配套了改革专项资金投入到示范创建工作中。

三是严格督导考核。实行定期督查制度,对示范创建进行月调度,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市供销社改革办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对示范创建进行督促检查,重点督查分阶段示范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并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对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年度考核及绩效考核范围。各区县(市)也相应组成督查组,建立督导制度,落实责任,开展督导检查,按月调度。(唐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