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被认定为“中国炒青茶发源地”
“石门是中国炒青茶的发源地”。4月21日,应石门县农业局邀请,中国食品土畜产品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处长李云浩,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一行组成的茶文化考察团,向石门县人民政府通报了他们近七年的研究成果。 石门自古产茶,据史志记载,在西晋以前,石门就是江南著名的茶叶产区。到宋代,“牛抵茶”被列为朝廷贡品,直至清朝。明末清初,石门“宜红茶”行销英国,被称为“绅士茶”,一度成为中国红茶八大名品之一。在长期的制茶过程中,石门茶农于宋代创造出鲜叶炒干(炒青)法,从原有蒸气杀青(蒸青)和烘干(烘青)制茶法中脱颖而出,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的特征而独树一帜,受到广泛推广,成就了石门茶叶的辉煌。自2001年以来,曹文成一行一直专注于炒青茶发源地的研究,在经过对全国主要产茶区的全面考察之后,特别是连续6次赴石门县茶区深入走访探究后,终于形成了现在的定论。曹文成表示,他们将在近期发表研究论文。副县长彭建武、县政协副主席张天夫、县农业局副局长马进福陪同曹文成一行参观了白云山茶场和夹山国家森林公园“茶禅一味”景区。(张友亮 袁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