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计划总结>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60-20150610-187119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公开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14-12-30

常德市供销合作总社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4-12-30 信息来源: 【字体: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全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新常德、新创业” 总体要求和“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工作理念,积极创建基层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1月底,全市系统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0.6 %,利润总额1.7亿元,同比增长22.7%。

一、今年工作情况

1、发展农产品流通新业态。全市供销社为了保障农产品顺畅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搭建营销平台,创新营销手段,扩大销售半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是发展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在去年基础上,健全县级馆,增加上网产品,扩大商品销量。“网上供销社”常德农产品特色馆和石门农产品特色馆不断丰富品种、升级服务,截止10月上线销售常德名优特农产品84款,其中今年新增47款,网上销售额6000多万元。二是组织产销对接。全市供销社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组织名优特产品开展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了农产品品牌附加值。目前,全市系统重点培育和推介各类农产品品牌102件,其中国家地理证明商标5件,中国驰名商标7件,湖南省著名商标31件。石门县供销社大力开展“石门柑橘”品牌对接,组织本地企业、合作社、园艺场与沈阳、长春、北京、上海等地果品市场及国外市场对接,通过召开产销对接现场会、大型超市洽谈会等形式,引进采购团队300多个,完成了25万吨早熟蜜橘外销任务,实现对加拿大、俄罗斯、欧盟、中东、东南亚出口销售6.6万吨。三是发展直营店和加盟店。采取产权联接、品牌共享、业务同盟等合作方式,全市系统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建成各类名优特新农产品直营店1550个,其中今年新增131个,加盟店2037个,其中今年新增196个。市供销集团公司与常德市正合农产品公司合作,建成主营蔬菜的社区便民综合直营店10家。桃源县供销社着重发展品牌茶叶营销网点,今年共发展直营店和加盟店30多家。其中,古洞春茶业公司在北京、广州、长沙等大中城市,发展直营店3家,加盟店11家。

2、构建农资服务体系。为了转变农资经营服务方式,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市供销社着手构建农资服务体系,重点以参股企业常德“新三湘”公司为主体,打造“三平台一中心”。一是构建农资连锁配送平台。以常德“新三湘”公司为主体,通过整合资源、改造提升、合作联合方式,按照“统一购进、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统一管理”的“六统一”模式,建设全市农资连锁配送网络体系。年内共发展农资供应服务平台585个,其中直营店85个,加盟网点500个,农资经营服务覆盖全市中心乡镇和部分重点村。二是构建农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常德“新三湘”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统,连接市、县的农资配送中心和配送网点,通过信息平台对农资供应、储备全程进行管理,从而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农资保障水平,把农资服务体系建成为全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服务网络。三是构建农化服务平台。常德“新三湘”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大力发展统防统治合作社,购进伸缩臂式高效喷雾车4台,多旋翼植保无人机8台,担架式喷雾器150台,大型耕整机8台,大型插秧机12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开展农化服务,创办和协办庄稼医院18家,专业化统防统治农田52800亩。四是构建市县配送中心。常德“新三湘”引进合作伙伴,按照辐射区域要求建成了市级配送中心,仓储容量达5万吨以上,建成了桃源、石门、安乡、临澧、津市县(市)分公司配送中心,形成一体化配送网络。安乡县供销社参股企业湖南裕兴农贸公司新建仓储物流综合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汉寿县供销社联合三维农资公司建设的汉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已正式开工,该项目完工后将建成全县最大农资集散中心。

3、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全市供销社认真贯彻全国供销总社和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市系统基层组织不全的现状,在改革试点期间,按照“以自愿合作为实现形式、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以综合性业务为基本特征、以经营性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思路,开展了供销基层社、综合服务社、农民合作社“三社共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行动。一是改造提升原有基层供销社。抓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历史性机遇,通过转换基层社创建机制,采取改造提升、合作联办等形式,吸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民营资本参股经营,盘活了原有资产,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10家。桃源县热市镇基层社通过吸纳民营资本,翻修棉花、农资仓库,扩大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等措施,基层社经营能力明显增强,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一举扭亏为盈。二是探索创建综合服务社。各区县(市)供销社以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以业务为要素,采取领办、联办、合作等模式,建成惠民综合服务社216家。澧县供销社积极组建“惠民综合服务公司”,以公司为依托联合当地农资、日用品、邮政、电信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牵头组建、网点自愿加盟、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建成综合服务社中心社30家。三是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全市供销社依托优势农业资源和供销社品牌影响力,加快合办农民合作社,构建起以合作社为载体,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机制。今年新建各类农民合作社48家,全市系统领办农民合作社达135家,发展农民社员近3万户,为社员开展了农资统一供应、病虫统防统治、产品集中销售等多项服务。石门县社和桃源县社结合特色产业,组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了柑橘合作社联合社、茶叶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扩大了合作与服务规模,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谈判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全市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创建模式得到省社和全国总社的高度认可,市供销社被推荐为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先进单位,参加了全国总社召开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议,并作典型发言。

4、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发展。根据《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议纪要》精神,成立了市茶叶产业办公室(简称市茶叶办)。市茶叶办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议,对全市茶叶产业现状、茶叶品牌情况、茶叶产销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并拟定了《关于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2015——2017年全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草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10月下旬,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郑志鹏带队,市供销社、市茶叶办组织3个茶叶主产县供销社主任、茶叶办主任和部分茶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对安溪、武夷山、杭州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进一步明晰了我市茶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主攻红茶、巩固绿茶、补充黑茶,发展茶旅游,挖掘茶文化,开发茶食品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意见”与“规划”两个文件。为了解决茶叶品牌不强、茶叶原料外销问题,市供销集团公司联合天易农林有限公司、桃花源紫艺茶业公司共同组建了湖南桃花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确立了“主攻红茶”的发展战略,注册了“桃花源”系列红茶品牌,并于9月份借承办湖南省茶业协会茶馆年会之机,组织召开了“桃花源”红茶品鉴会,邀请全国各地知名茶商、茶企代表、资深茶业专家、新闻媒体及本地茶企、茶馆代表300多人参加。会议通过现场推介、专家点评、茶艺展示、商业广告、人物专访、专题报道等形式,唱响了“桃花源”红茶,来自省内外17家知名茶企进行了现场签约,桃花源红茶签约1.8亿元,其他名优茶叶签约0.7亿元,实现合同销售共计2.5亿元。

为了打响常德名优茶叶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市供销社积极组织茶叶主产县参加北京国际茶业展、湖南省第六届茶博会,通过现场展销、茶商洽谈、媒体报导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了“石门银峰”、“桃源大叶茶”,“双上绿芽”、“紫艺三冰”等名优茶叶品牌,实现签约销售7000多万元。

5、规范和组建行业协会。为了加强对全市农产品流通工作的统筹与服务,市供销社结合主要农业优势资源,成立了市果品流通协会、市棉花产业协会,重新改组了市茶业协会、市食用菌协会,并依托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县级分会,广泛吸纳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会员,加快建设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型组织。目前,全市供销社领办各类行业协会25家,发展会员6500多个,各类农产品年销售额超60亿元,行业协会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现。

6、加强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全市供销社积极履行服务“三农”的工作职能,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服务模式和新办法、新途径。市供销社组织对市本级和澧县农资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进行了软件升级和人员培训,信息报送改月报为旬报,新建了桃源县农资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收集监测棉花、茶叶、柑橘、蔬菜、水产、食用菌、油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等8大类产品的价格信息,共编发信息简报30期,为领导决策和农口有关部门提供了参考。市供销社以参股企业湖南永春堂生物科技公司为依托,在湘北食用菌高效产业园建立了全省第一家食用菌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选定业界多位知名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在全市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咨询、图文传输等方式,为全市菇农全天候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并预约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了加强业务技能水平,提高农民经纪人业务素质,全市系统举办茶叶、食用菌、经纪人等的各类实用技能培育班16场次,共计培育农民1500多人。

7、强化招商及项目建设。为了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全市供销社加强了对口项目考察、储备和申报工作。向省社推荐了临澧县观山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澧县云秀太青茶叶专业合作社、安乡裕华水产专业合作社等3个项目申报2015年农开项目,推荐湖南古洞春茶叶公司申报2015年产销对接项目农开补助。经中国食品用菌行业协会推荐,市供销社积极与湖北森源集团进行对接,于8月份邀请森源集团负责人一行来常考察 “香菇文化村”项目投资,并达成初步意向。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拟建设2000亩高科技香菇种植基地、200亩食用菌深加工基地及交易市场、300亩香菇文化村新型社区,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3亿元。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15年,全市供销社将紧紧围绕“新常德、新创业”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两跳两建”工作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协会为抓手,以农资供应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为工作重点,努力把供销社打造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

1、抓好服务体系建设。为了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加强农业公共服务,重点抓好“两网一平台”建设,即农资服务网、农产品流通服务网、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资服务网络建设方面,进一步健全“三平台一中心”,推行“全优保”服务模式,即全套农资产品、优质技术服务、保质保量收成,在全市选定一个县一个产业办点示范,由常德“新三湘”组织实施。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按照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全市现代流通网络。以“网上供销社·常德特色馆”和区、县(市)馆为基础,打造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平台,形成“网订店送”、“网订店取”新型营销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合作社、加工流通企业、专业大户运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设网店,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自建网上销售平台,年内选定一个县试点,加大力度推进各类直营店、加盟店、连锁店发展,开展多形式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举办高端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将市、县供销社信息中心升级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着手建设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训一支精干的农业信息员队伍。拟定出台《全市农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发展。

2、抓好供销系统改革。按照全国供销总社“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改革总要求,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打造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目标,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以“推动基层组织改造、转变联合社体制机制、完善组织体系、实现服务规模化、探索合作金融业务”为主要内容,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加快推进系统改革。

3、抓好茶叶产业发展。年内出台《关于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制订《2015—2017年全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3年主要任务、主攻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支持规划中确定的5家茶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带动能力。集中力量打造市、县茶叶公共品牌,提高引领能力。加大茶叶市场体系建设和茶叶标准园建设力度,深入挖掘茶业文化,举办高规格品牌推介活动。

4、抓好行业协会建设。按照全国总社、省社行业协会建设要求,全市进一步加大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工作。市供销社在做好现有茶叶、棉花、食用菌、农资、果品协会规范发展的同时,着手成立全市合作经济联合会,各区县(市)供销社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抓好对应的行业协会建设工作。

5、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做好与中国食品用菌协会、湖北森源集团联系与对接,争取“香菇文化村”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全国总社、省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及产业扶持政策对接,认真领会项目申报要求,提前做好项目申报准备,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常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常德茶叶文化产业园项目前期筹备工作,编制项目可研,申报项目审批,争取年内招商落户。



分享到: